Current location:

女生读研越来越猛,特别是这些省份!

2025-11-20 05:35:22

原标题:女生读研越来越猛,特别是这些省份!

由于就业压力增大、招聘门槛变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考研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90万,比2018年增加了52万人,增长率为22%考研竞争愈发激烈,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感到考研越来越难。

在国内,研究生一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工作在校园或科研单位,仍继续扮演学生的角色,但又拿着不高的收入,需要考虑个人现实的问题,属于学生和社会人之间的过渡。虽然研究生的地位有些尴尬,但是读研仍是对个人能力和思维进一步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

近几年,女性参加考研越来越多,成为考研大军的主力。那么,哪些地方女研究生比例更高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女性读研比例,宁夏高安徽低

据教育部发布全国2013年到2017年在校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人数的统计,发现在校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从2013年到2016年,每年在校研究生人数增长率为3%左右;而2017年相比2016年,在校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人数明显提高,增长率高达33%左右,这可能与当年的招生人数显著增加有关。

对2013到2017年在校女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人数进行统计,发现在校女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人数从2013年的87.8万,增加到2017年的127.8万左右,五年增长率达到45%;而在校女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占当年在校研究生人数的比例,从2013年的48.97%增加到2016年的50.64%,但2017年的在校女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比例下降到48.42%。

平时,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感到,近年来女性读研的比例越来越高,但上面的数据显示在校女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比例大概在50%左右,与实际情况不太相符,考虑是全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掩盖了各个省市在校女研究生比例的差异。

因此我们对2017年各个省市在校女研究生和在校研究生人数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不同省市女性读研比例明显不同,中西部省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大都在55%左右,其中宁夏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最高,为62.07%,青海、西藏的比例也高达59%左右,吉林、河南和山西三省的比例在55%以上;

而大多东部沿海省份或发达城市在校女研究生比例都在50%以下,其中安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最低,为42.07%,江苏和湖北的比例也在45%以下,而北京、上海的比例也在45%-47%之间。

其实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会对女性读研产生一定影响,经济越发达,当地就业环境、女性求职和求学的观念也相对开放,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并不仅仅偏爱更稳定的职业发展,而内地欠发达地区恰恰相反,所以内地欠发达地区有较高的女性读研比例也就不难理解。

同时这种现象也与当地高校的类型有一定关系,像合肥的中科大、合肥工大等安徽省头部高校均以理工科为主,当然女研究生也就会少很多。

欠发达地区女硕士比例高,省内生源多

由于部分中西部省份,如青海、内蒙古、河南、吉林等省份在校女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比例超过55%,所以我们想看看这些省份女性读研的比例和相关情况如何,取这些省份头部大学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进行说明。

我们选取了青海大学、内蒙古大学、河南大学以及吉林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统计并分析这些高校2018年毕业生性别比例,发现女硕士毕业人数多于男硕士毕业人数,女硕士占当年全部硕士毕业人数比例在55%以上,其中内蒙古大学、河南大学女硕士占比高达70%左右。这些省份头部学校的女研究生占比情况与该省份在校女研究生占比的情况相一致(因为硕士毕业人数远多于博士毕业人数,所以研究生性别比例可以一定程度反映硕士性别比例情况)。

同时,从毕业生的生源结构分析,发现青海大学、内蒙古大学、河南大学2018届毕业生70%以上来着本省。相比于本科生,这些高校研究生来自本省的比例会更高。但吉林大学2018届毕业只有30%左右来自吉林省,可能是因为吉林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对全国学生都有较大吸引力,学校可以选择更优质的生源。同时,也发现来自本省的研究生比例确实高于本专科的比例。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地学生更愿意就读当地高校的研究生,尤其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意向以及家庭等因素密切相关。

如果女考生在这些省份有合适的专业或者明确的规划,那么在这些高校读研既能锻炼自己,还能解决个人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女专硕不比女学硕少

虽然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和专业型硕士(简称专硕)对于学生培养的模式不尽相同,学硕偏向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科学机制等学术层面,而专硕更偏向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现实问题等应用层面。

我们统计了浙江大学某学院2015年到2019年学硕和专硕在性别方面的录取情况,发现除过2018年学硕录取女生的比例偏低之外,该学院每年学硕录取女生的比例基本维持在50%以上,2015年和2016年学硕录取女性比例更是在66%左右;而该学院每年专硕录取女生的比例持续升高,女生录取率基本维持在55%左右,且近两年高于学硕女生录取比例。

随着考研人数逐年升高,考生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女考生不再仅仅考虑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更注意考研成功的几率,因而报考专硕的比例逐年上升。

随着就业压力增大、考研热持续升温,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继续深造,在完成自己目标和梦想的同时,也有机会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青塔祝愿每个追梦的女生,心想事成!

| 友链 |
| 外链 |
人民论坛网评|“端午经济”迸发消费新活力主播说高考(二)|AI巡考,塑造监考新格局【地评线】南海时评:织密“三夏”生产针脚,绘就粮食丰收画卷海客谈丨千企同台竞技,“琼字号”靠何出圈?“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科目三”与军大衣吹起什么风花城开出第一张“房票”具有多重催化意义花城开出第一张“房票”具有多重催化意义人民网评: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筑牢人才“蓄水池”【光明论坛】致力保护传承绘就时代画卷家门口遭捅死女孩曾被保送北外
| 互链 |
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天歌:别让“没有样书”成为读者购书的阻碍以文书我心!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启动主播说两会|从“新型消费”看海南如何激发消费潜能暖新闻走心评|这匹叫“缘生”的小马,见证着陌生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暖漫视界①|高铁清洁袋成为留言板压力之下要让心绪“有处安放”让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大道充满阳光(和音)刘少华:“刷脸”挂号,医院不能擅自加戏因染粉色头发被网暴女生抑郁离世,法律应长出利齿:无烟来扰,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