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location:

在农村,不少农民有出息后都和父老乡亲断了关系,不再来往,为啥

2025-11-19 22:17:10

原标题:在农村,不少农民有出息后都和父老乡亲断了关系,不再来往,为啥

在农村70后、80后、90后的记忆中,农村都是充满了回忆的地方,虽然由于工作、求学、生活的原因,很少再回去,但在农村的成长经历还是会时不时的出现在他们的梦境中,和隔壁家的孩子把书本撕了叠面包,为了谁赢谁输争得面红耳赤,跟村子里大大小小的好多孩子一起玩捉迷藏,被找到后还要追究是不是对方偷看了,有时候几波孩子各执一词,回想起来,慢慢的都是回不去的幸福记忆。

这么些年过去了,那些玩伴们现在已经有了不同的发展,有些由于没用心读书,也没学什么技术,现在只能游走在城市,打工养家,有些考上了大学,现在当起了白领,还有些可能有做生意的天赋,并且小有所成,成了老板,但不管现在都在忙什么,曾经的那群一起玩的小伙伴大概率彼此间已经很少有来往了。在农村,不少农民有出息后都和父老乡亲断了关系,不再来往,为啥?在老徐个人看来,农民这样做的理由有以下几种。

1、生活缺乏交集,没必要联络

农民要变有出息,一般有3种形式,读书、打工后创业、学技术,不管是通过哪种方式改变了命运,都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交际圈,生活圈,俗话说人以群分,这时候农民和老家的父老乡亲差不多已经完全没有了交集,农民工作、生活、应酬都是在自己身处的圈子里,久而久之,也就和老家的人感情生分了,所以才会出现就算彼此又聚到了一起,也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很难再像以前一样,说一些彼此都感兴趣的事情。

2、看透了人情世故,不想应酬

再有出息的农民当中,不少以前家庭是比较穷的,虽说农村的氛围还不错,大多数人也都能抱着平常心和穷人相处,但是也存在很多看不起村子里的穷人的人存在,受大人的影响,有些穷人家的孩子在村里都要受其他小孩的欺负。很多农村有出息的人长大后已经看透了农村的这种人情世故,虽说不至于“追责”,但是也不想再装作很有好的去应酬了,有这心思还不如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对曾经轻视自家的亲戚和同村的人,才懒得来往。

3、联系多了,容易自找麻烦

很多有出息的农民想必都经历过这样的事儿,有时候本来是想提携下父老乡亲,能力范围内帮一帮他们,但最后往往事与愿违,搞得很不好看。就以我们村的一个农民为例,出去打工十几年,赚了点钱,就出资把村里的主干道修了修,但毕竟是个人,资金有限,只修了前道街,于是住在后道街的农民不仅不感激他,还骂他,说是看不起人什么的,有几个臭钱就忘了祖,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这样的声音多了,那个农民索性把在农村的老父母接走了,再也没回来过。

以上3点就是农民有出息后和农村父老乡亲来往少,断了联系的原因了,不过主要原因还是第1点,彼此间的发展不一样了,家庭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对以后的规划也不一样,所以很难在像以前一样那么交心,真诚,说起来虽然有点心酸,但也是实情。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欢迎留言,转发,让更多的农民都能看到你的真实想法。

| 友链 |
| 外链 |
日照部门联动保障雾霾天安全出行传统木船制造旺季到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城阳街道治安天眼“站岗”保平安日照“文明餐桌行动”诚信联盟公约出台车内放包就是很危险幸亏五莲警方出手快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日照法院开展“司法廉洁教育”活动英语老师制作假期作业日历(图)五莲县松柏镇乡村大夫孔凡茂:少花钱治大病(图)
| 互链 |
第38期:“指鼠为鸭”的闹剧,为谁敲响了警钟?灵活就业者的“清凉权”,不该被边缘化【地评线】中安时评:“一以贯之”推进...【地评线】中安时评:推进充分就业实...宛新平:一“减”一“增”,别有深意“底线”就是网络“生命线”霸座之风不能纵容处罚落实是关键【地评线】徽喜鹊漫评:长三角携手共繁荣,“一体化”加速向前行游泳救生员,岂容乱象丛生?别让健身房“跑路”给消费市场添阴霾